離心泵不上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時由單一原因導致,有時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應排除簡單故障,然後將問題逐一判斷,深入分析,終從根本上排除故障,解決問題。
产生離心泵不上水的原因主要有:泵体和吸水管排气不*;吸水管破损或泵壳密封不好而进气;水泵转速过低;吸程太高;上水管阻力太大及底阀堵塞等原因。
原因一、没有灌满水或者进口管道的空气没有抽净;離心泵不出水的;
解決辦法:繼續灌水或把進口管道裏面的空氣抽淨。
離心泵不上水的原因水泵啓動前應先灌滿水,*排除泵體和吸水管中的空氣。灌水前擰開放氣螺絲,然後加水,直到從放氣孔向外冒水,再轉動幾下泵軸,如繼續冒水,表明水已灌滿,然後擰緊排氣螺絲,准備啓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操作人員在水泵啓動前未灌滿足夠的水,有時雖然看見水從放氣孔溢出,但沒有轉動泵軸讓空氣*排出,葉輪中還藏有空氣,水泵運轉時,空氣就進到泵殼中影響抽水量。
進水管應水平或靠近水泵的地方略高,一定要保持水泵進水口是高的地方,否則高的地方空氣排不出也是造成不上水的一個原因。
与水泵接触的吸水管的水平段逆水流方向有0.5 %以上的下降坡度,连接水泵进水的一端为高点,不要*水平。如果向上翘起,进水管内会存留空气,降低了水管和水泵中的真空度,影响吸水,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重新安装吸水管。
原因二、实际工况所需的扬程太高,離心泵扬程低达不到工况要求;
解決辦法:更換較高揚程的水泵。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大气压下,吸程应该是10.34 m。这是在海平面海拔高程而言,一般用户地区都要超过海平面海拔高度,所以吸上高度一定小于10.34 m。另一方面水泵不可能形成的真空,而真空度越大越易造成水的气化,产生气蚀现象,不利于泵工作,所以水泵铭牌的允许吸上扬程都在3.50~8.20 m之间,这还包括吸水管的管路水头损失。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重新计算工作吸程,工作吸程必须小于额定吸程。很多人通常把前池水面与水泵中心线的高差作为工作吸程,但在实际运行中前池的水面总是浮动变化的,因此要预留一定的富余量。
原因三、吸水管路或密封裝置漏氣嚴重;
解決辦法:堵塞或修補漏氣部位,壓緊或更換密封。
離心泵不上水的原因一旦吸水管破损或泵壳密封不好就会有空气进入泵体,从而导致水泵抽不上水。吸水管因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水泵工作后水面不断下降,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吸水管,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更换或修补吸水管。
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必然有一定间隙,为避免泵内高压液体沿间隙漏出,或防止外界空气从相反方向进入泵内,必须设置轴封装置,離心泵的轴封装置常见的是填料函轴封,其中装入软填料。水泵的填料因长期使用已经磨损或压得过松,造成大量的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的间隙喷出,致使外部的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的内部,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更换填料。
原因四、現場安裝時管道離心泵進出口方向裝反或電機接線不正確水泵的旋轉方向不對;
解決辦法:調換進出口方向電機接線不對調換其中任意兩根接線改變旋轉方向。
原因五、水泵转速太低;離心泵不出水的;
解決辦法:提高水泵轉速。
水泵轉速過低時就會出現揚程降低,流量變小。導致水泵轉速過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2.3.1 人为因素 有相当一部分操作人员因原配电机损坏,就随意配一台电机带动,如果新配电机转速、功率小于原电机,就会造成转速降低,水泵提不上水。
2.3.2 水泵本身的机械故障 叶轮与泵轴紧固螺母松脱或泵轴变形弯曲,造成叶轮多移,直接与泵体摩擦,或轴承损坏,都有可能降低水泵的转速。若出现这种情况,在水泵运行时很容易从水泵的声音和震动上判断。
2.3.3 电压过低 有的泵站没有单独的变压器,而是从已有的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供电,低压线路较长,电压降低幅度大,造成电压低,从而导致电机转速下降,不能正常上水。